close
我記得高一的時候有次跟同學提到象徵跟借代的差別。
「借代是代替實體,象徵是代替抽象的東西。」
我說
「借代是很多人用過、很明顯的代替,象徵是比較看不出來,比較少人用過的代替。」
我同學說
因為我們覺得辯論不會有什麼結果,所以就讓我同學去問我們的班導,也是我們的國文老師。
然後我同學說,老師說他的講法才是對的。
我在心裡面想:「打死我都不相信你的講法是對的。」
今天因為翻學校發的複習講義剛好翻到修辭的部份,又讓小心眼愛記仇的坂井颯燃起了當初的那股無名火。
因為教育部找不到關於修辭方面的定義,所以我就用北市教育局的資料,應該沒人會介意吧?
在網路上搜尋也可以找到其他老師貼在網誌上的資料,像O興大學就有「大學國文教學平臺」,上面就也有相關資料。
網頁原址
象徵:在文學範疇裡,藉具體事物的性質或狀態,來表現無形的主觀觀念或代表抽象的意義,這個用來做表徵的名稱叫做「象徵」。如鴿子象徵和平,白色象徵純潔,藍色象徵憂鬱,菅芒花象徵堅忍不拔的毅力,油麻菜籽象徵苦命的女性……。
﹍又是抱怨﹍
懷疑我的能力沒問題,但是請做好「我至少有一半以上會是錯的。」的心理準備。
全站熱搜